-
在數位轉型與 AI 技術快速演進的浪潮中,「超自動化」(Hyperautomation)已成為企業提升營運效率與競爭力的關鍵能力。不同於傳統的自動化,超自動化融合 AI、機器學習等智慧技術,讓業務流程不僅能「自動做」,更具備「自主學習」的能力。從降低企業內部成本、加速決策,到提升外部客戶體驗,超自動化正全面改寫企業的營運模式與創新思維。
本文將幫助您快速釐清超自動化的概念、現今趨勢,並透過案例分享一窺超自動化為企業帶來的商業價值。
「超自動化」(Hyper Automation)不是單靠一個 RPA 或 AI 工具就能做到,相較於傳統的「自動化」(Automation)它本身更像是一種策略,目的是找出組織中所有可自動化的流程,並用一系列工具來整合、優化並自動執行。
這些工具包括但不限於:
- Process Mining(流程探勘)
- RPA(機器人流程自動化)
- AI / ML(人工智慧 / 機器學習)
- OCR(光學文字辨識)
- BPM(業務流程管理)
- 低/無程式碼平台(如 Power Platform、n8n)
不像傳統自動化只針對一段流程,超自動化強調「端到端」,從資料進來、處理、到回報,以實現業務流程的全面自動化和最佳化。
機器人流程自動化
自動化重複性 &
規則性任務
人工智慧
電腦可以推論、學習以及採取行動
自然語言處理
系統能理解 &
處理人類語言
業務流程管理系統
結合業務流程管理系統,增加彈性與擴展性
雲計算
提供靈活的資源 &
基礎設施
超自動化導入趨勢
Gartner 預測:2026 年前,90% 的大型企業將把超自動化納入核心策略,而根據 Electrum Cloud 蔚藍雲的經驗,也看到台灣大型科技業、金融業以及電信產業,都紛紛重新檢視既有業務流程,並尋找新契機。
之所以有這樣的趨勢,主要是因為企業面臨這些現實的轉變:
- 產業缺工問題日益嚴重,並進一步導致人員交接困難
- 流程日益複雜,人員難以管理與維護
- AI 技術成熟,有更便利的工具可以優化流程效率
- 自動化門檻降低,不需要工程師也能開發
企業導入自動化,已不是選項,而是「活下去」的必要條件。
很多人都會以為,買了各種不同工具就等於在進行超自動化專案,但實際上,這更像是一個完整的流程旅程,根據 Electrum Cloud 蔚藍雲的經驗,導入超自動化建議採取以下七個步驟:
- 創建 CoE 中心:成立自動化治理小組,統一技術標準與培訓機制
- 現況分析:盤點企業流程、工具、人力、資料結構
- 調整既有流程:先優化流程,再談自動化,避免決策的方向錯誤
- 挑選技術組合:選擇適合組織需求的 AI、RPA、低程式代碼平台等工具
- 設計解決方案:規劃從輸入到輸出的完整自動化流程
- 實施解決方案:整合開發與部署
- 監控流程成果:用 KPI、回報機制持續優化與擴充
這是一個不斷來回檢視、修正、優化的過程,無論是技術工具要如何選擇、流程要如何重塑,或是人員技能要如何提升,成功的關鍵不只在「做自動化」,而是「能不能持續做」以及「跨部門是否具備相同共識」。超自動化導入七步驟如下:
-
一、創建 CoE:建立一個卓越中心,以指導超自動化專案進展
-
二、現況分析:識別低效或重複性流程
-
三、調整既有流程:簡化和優化現有流程,去除冗餘環節
-
四、挑選技術:選擇合適的技術工具,如 AI、RPA 等
-
五、設計解決方案:設計端到端的完整自動化方案
-
六、實施解決方案:從規劃、釐清流程、設計開發到部署
-
七、監控流程成果:實時監控關鍵指標,作為日後方案參考
超自動化案例分享:金融業放款流程的超自動化改造
金控在進行傳統放款流程,從蒐集客戶資料、查證資料、審核、發通知,要經過多個部門、人工比對與填寫,一件案子平均要執行數小時以上。
因此該金控開始評估放款流程的超自動化改造,包含:
- 使用Power Apps:讓客戶直接上傳財報與補件,避免人為疏失與遺漏
- 使用AI Builder:光學辨識紙本欄位內容,將紙本文字轉化為數位文字
- 使用RPA:登入內部系統查詢歷史紀錄,自動取得最新資料
- 使用Power Automate + SharePoint:自動通知結果、同步更新系統
透過這些數位工具的輔助,讓單一案件從數小時壓縮到數十分鐘,且文件處理全程自動化,查詢進度也更清楚,進一步提升客戶與業務端的滿意度。
Electrum Cloud 蔚藍雲提供專業流程自動化諮詢 協助企業實踐最適配的超自動化解決方案
在制定和實施超自動化策略時,需透過全面的分析與評估,同時探索與篩選適合自動化的流程,以確保流程效益的最大化。
蔚藍雲擁有專業超自動化諮詢團隊,透過「現況評估」、「目標狀態規劃與差距」、「執行藍圖」以及「實踐框架」四個階段,協助企業深入理解和實現超自動化策略。藉由蔚藍雲流程超自動化諮詢服務,企業可以清楚掌握公司流程的運作情況,並運用超自動化工具技術,減少人員處理繁瑣事務的時間,並且降低營運成本與風險。